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中国大运河申遗进入“倒计时” 运河桐乡段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3-07-19 09:13:33   浏览次数:1784   文字大小:【

  嘉兴日报讯  (信息采集:徐阳光)航运、灌溉、防洪、改善生态……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运河无不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而中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你脑海中一定有疑问,不是叫京杭大运河吗?

  事实上,京杭大运河只是中国大运河的其中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运河,自2007年起,大运河沿线8个省(直辖市)、35个城市组成联盟,联合推动大运河于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其中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

  2013年,大运河申遗工作进入倒计时,8月将接受申遗“大考”。而在今年初,大运河申遗涉及城市正式确定从35个调整为27个。国家文物局最终敲定大运河嘉兴段的2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的8个点(段)列入申报名单。

  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主要流经嘉兴市本级、海宁和桐乡,干道长约110千米,其中桐乡段43.87千米,是浙江段运河中最长的,沿岸有崇福、石门、濮院等包含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的运河古镇。虽然此次桐乡市没有申遗点入选,但大运河带给桐乡的意义,无论是“前世今生”,抑或是未来,都同样深刻。

  保护大运河,应该在保证运河全线贯通的同时,把现有的历史遗存保护好,做到应保尽保,保持大运河的原生态。

  近年来,桐乡市已全力展开了对大运河的保护和整治工作。早在2003年,桐乡市“绿色运河造林工程”就全线启动。对于运河途经的全长52.06公里的宜林河岸,栽植各类树苗23万多棵,形成宽13.5米的生态防护林带,共计造林面积达1050亩,总投入资金达260多万元,使其充分体现运河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

  桐乡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申遗之后,将在对大运河(桐乡段)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进行保护,美化运河河道的环境,展示大运河(桐乡段)的遗产价值和风采。

  根据大运河申遗活动的统一部署,桐乡市组织了京杭大运河河道本体及周边环境和不可移动文物调查。今年7月初,桐乡市博物馆关于大运河(桐乡段)申遗建档工作,在浙江省文物局专家们认真仔细的审查后,顺利通过。

  “接下来我们将统一设置界桩和保护标志,保护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界定大运河遗产区与缓冲区的保护范围,另一方面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大运河的保护,让民众知晓我们的大运河已经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之中,为大运河的申遗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标志分石碑和地标,石碑高1.2米,设置于嘉兴段大运河的起点、终点及各支流与大运河的交汇处,这将在8月底全面完成。”桐乡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据了解,如果此次申遗成功,首先得益的是沿岸各个城市的旅游业,因为根据有关国际旅游组织的惯例,世界遗产项目的城市也会被纳入世界旅游业组织推荐的游客最佳目的地城市的名录。可想而知,游客量将会大增。

  “桐乡发展旅游,最有特色的还是运河,两岸的古镇和历史文化村落,都是因运河而兴的。未来将杭州、扬州跟乌镇通过运河串起来,大做运河文章,这必将大大推动桐乡旅游的发展。”桐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禇万根告诉笔者。

  笔者翻开规划中的桐乡市旅游景点分布图,清晰可见京杭大运河由东北至西南穿越整个桐乡市,算上古运河部分等,笔者估摸桐乡市沿河将集中全市近60%的景点,包括崇福运河文化园、福严寺景区、石门湾中国现代农业大观园、龙翔国际动漫创意园、乌镇景区、濮院历史文化与时尚购物集聚区等,几乎连成了串。

  大运河启动申遗之后如何保护?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助力旅游

  站在桐乡西双桥上,你依然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货船行驶在大运河上,繁忙的河道还延续着大运河昔日的辉煌。

  据桐乡市港航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13年6月末,运河桐乡段船舶平均吨位为23吨,而5年约有3179万吨的水路货运量,货运品种以水泥、砂石料等建筑材料为主,此外还有煤炭、粮食、盐等生产生活物资,部分本地企业的化纤原料以及过境的化学品运输等。

  该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运河申遗的过程对船舶的过境和码头的作业基本没有影响。此外,桐乡市港航部门每年都会对航道两岸的绿化和航道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去年还对污染大的码头进行整治,不过不是特别针对申遗的。

  此次大运河申遗,各申遗点的价值、保管水平、地位、作用等都是评估的重点。根据《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规划》,运河遗产分为运河水利工程遗产、运河聚落、其他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与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类。

  据了解,在野外调查阶段,桐乡段运河相关文化遗产总共申报了101处,经专家评估,最终入选11处,其中运河水利工程遗产7处,包括杭州塘、崇长港、澜溪塘、白马塘、崇福护城河、司马高桥、石门西市河埠;运河聚落遗产2处,包括崇福古镇和乌镇古镇;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包括含山蚕花会和乌镇香市。

  此后,根据浙江省大运河申遗组专家意见,把位于崇福镇的护城河、司马高桥、古城墙和古街区进行了整合,命名为“崇德城旧址及横街建筑群”。另外又在河山镇新增了一处典型的运河生态及景观环境类型遗产——俞家湾桑基鱼塘,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拓展项目,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桐乡段运河参与2014年大运河申遗作充分准备。

  最终海宁的长安闸和秀洲区的长虹桥成为嘉兴市大运河申遗的入围遗产点。而苏嘉运河、嘉兴环城河、杭州塘、崇长港、上塘河、桐乡崇福—余杭塘栖是嘉兴市大运河申遗的入选河段。其中与桐乡关系较大的河段是崇长港和桐乡崇福—余杭塘栖段。

  崇长港是嘉兴境内最早有确切记载的运河,自桐乡市崇福镇至长安镇全长7.5千米,是海宁长安至盐官一带沿钱塘江高地的排水、引水要道,也是德清、桐乡等县市通过水运与铁路联运的主要航道。桐乡崇福—余杭塘栖段则是江南运河南端的主干河道,与隋炀帝开凿的江南运河一样,该河道是在原有河道上进行疏浚、拉直和加宽而成。

  “这次桐乡市没有一个点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原来在京杭运河桐乡段上有16座古石桥,至今只剩2座了,可见其遭受破坏程度之大。文物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桐乡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大运河桐乡段现在还有什么? ——依然繁忙的河道和十余项遗产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每年通过运河由江淮地区运往长安的粮食最多达到700万石,这说明京杭运河是一条经济大动脉。大运河在浙江境内不足整条运河的十分之一,但流经的却是浙江省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沟通的是浙江与中国北方的经济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浙江境内,它孕育了许多江南名镇,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址。

  而对于桐乡,运河的流经不仅孕育了石门、乌镇、崇福、濮院等一批古镇,也诞生了运河的附属物——运河古石桥和运河文化。这些遗产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运河沿岸,熠熠生辉。

  现保存完整的司马高桥是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代,现存石桥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南北向,横跨明代改道后的京杭大运河古道。司马高桥所在的崇福是大运河走向的转折点,唐乾符六年正式建镇,一直为崇德县的县治所在,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历史古城。崇德古城的发展和大运河密切相关,可见大运河对周边城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

  “唐朝时石门就设立了桐乡第一个驿站,负责过往官船的补给和接送,既是招待所又是邮局。之后乾隆下江南在嘉兴过夜,第二天出发,船到石门一定又天黑了,所以当时在石门还设了石门大营。”桐乡市原政协副主席、文联副主席叶瑜荪回忆石门曾经在运河上的独特地位。

  除了航运、贸易给这些古镇带来的兴盛,运河的存在,还使得桐乡距杭州的路程大大缩短,既便于分居隐避,也便于互通信息,所以随宋王朝南渡的士大夫都乐意在桐乡境内居住。这些官僚文人的到来大大带动了桐乡的文化发展。

  如曲阜濮凤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移家到幽湖(今濮院镇)。后其子孙在这里“督课农桑”,兼营纺织,所产“濮绸”誉满九州,对该地的繁荣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他的六世孙濮斗南,因为拥立宋理宗有功,赐第为“濮院”,后来“濮院”就成了镇名。

  再如崇德(现崇福镇)的莫琮,北宋太学生。南宋建炎三年,因避战乱,迁居崇德。生了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时人比作“燕山五宝”。“五子登科”的现象为历来罕见,所以这个故事一时广为传颂。

  还有定居崇德的辅逵,宋高宗南渡时,他多次立下战功,晚年迁居崇德。他的儿子辅广专攻周敦颐和二程学说,深得朱熹器重。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在崇德开馆讲学,其著作广为时人引用,如《诗童子问》、《晦庵先生语录》、《朱子读书法》、《四库全书》提要著录、《六经集解》等。

  由此看来,桐乡运河文化由于宋王朝南渡而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大批世族名士定居在运河沿河各镇,加上与之交游往来的文人墨客,桐乡境内一下子聚集了许多高层次的文化人,他们创办书院、重修寺观、造园修第、吟诗论文,改变了当地的文化结构,使得桐乡的社会文明程度迅速提高。同时,当地居民人口也随之增加,民俗文化也日益丰富。而当地民居大多沿河而建,小巷小街迂回曲折,纵横错立,小桥流水、青石板路、沿河长廊……无不展现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貌。

  大运河曾经给桐乡带来了什么? ——兴盛的古镇和灿烂的文化

  桐乡自古是鱼米之乡,河网密布,河道错综复杂,历史上桐乡境内的大运河又经过了数次改道,这使得人们很难准确说清桐乡段大运河究竟是指哪一段河流。  据桐乡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大运河自东向西穿境而过,经过了几次改道,在该市境内形成了两条现航道、两条老航道和一条连接通道,现航道是运河的东线和中线,老航道是崇福古河道和崇长港,连接通道是连接运河中、东线的白马塘,河道总长约75公里。

  历史上流经桐乡境内的大运河有过三条主要航道:

  第一条是隋朝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开凿的江南运河,其走向是王江泾—嘉兴市区—石门—崇福,翻长安坝后,走上塘河至杭州。

  第二条是元朝末年以后的桐乡境内京杭大运河,其走向是江苏平望—王江泾—嘉兴—石门—崇福—大麻—塘栖—杭州。

  第三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中央改造后的京杭运河,其走向改为江苏平望—乌镇西—练市—新市—塘栖—杭州,桐乡当地称其为“澜溪塘”。

  而我们常称的京杭大运河桐乡段其实是指现航道中的运河东线,也就是第二次改道后的运河,即从嘉兴—石门—崇福—大麻河道。而该河道在崇福境内也有数次改道。明代嘉靖年间为防倭寇,崇福大运河“直塘”改“弯兜”,绕城而行;上世纪70年代,为方便交通,崇福市河进行了“三湾取直疏拓”工程,恢复了明代改造之前的运河河道;至90年代,为避开镇区闹市,又在芝村另辟了一条新航道。

  因此,现在京杭大运河的走向是,自江苏境内一路向东南穿过嘉兴境内,后沿西以一条直线折向桐乡,到达桐乡市石门镇后形成一个120度的拐弯,再次折向南流经崇福古镇,至此一路向西蜿蜒进入杭州境内。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浙江冀将良渚遗址列为中国2016年.. 下一篇避暑山庄文化遗产保护实施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