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洛阳西和巷、中和巷老宅:研究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珍贵遗存
发布时间:2018-08-15 09:53:00   浏览次数:2485   文字大小:【

  在老城区东南隅,有三条街巷“丁”字形相交,它们分别是东和巷、西和巷、中和巷。三巷并称为人和巷,是传统的文化街区。我市首批挂牌的历史建筑西和巷36号、38号和中和巷10号就位于此。

  西和巷36号、38号两处历史建筑本为同一院落,是一个封闭式的四合院,始建于清代。目前,院落整体格局完整,保存着带有地下室的两层北正房、部分厢房及一进院过厅房。

  四合院的北正房大体保持初建时的面貌,面阔三间,高两层,房顶为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北正房两端由青砖山墙承重,外檐有两根檐柱支撑,二楼的护檐板木雕及砖雕精美。

  在古代,庭院的进深代表着庭院主人的财力和地位。市古城管理委员会文物保护建设发展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西和巷36号、38号原为安家老宅,是四进院落,现在只留下两进。安家祖辈经商,民国时期曾在西大街和乡范街街口开设义瑞隆商号。

  中和巷10号始建于清代,原为三进式大院,现存院落保留有一座门楼、一处过厅和一处南厢房。四合院形制较为完整,虽有小范围改建情况,仍较好保存了原有风貌。

  院落的门楼为硬山顶建筑,建在低矮石台基之上,由两端立柱承重,面阔一间,进深两架梁。门口总体保存较好,未经改建和拆除,梁架较为完整,门板尚存,大体保持初建的面貌。

  院落的南厢房面阔两间,进深一间,由两端山墙及嵌入南北墙面内的一根柱子承重。目前,南厢房整体梁架、青砖山墙保留完好,屋内分隔墙尚存,屋顶也保留完整。

  资料显示,相传中和巷10号曾是孟氏书画世家的宅院。清代洛阳有名的才子孟习欧和他的弟弟孟习苏便是孟氏书画世家的代表人物。民国时期高祐著作的《嵩洛草堂遗编》中记载:“孟习欧,字庐陵,与弟习苏字眉山者,俱监生,事孀母能孝。兄弟同居三十载,自相师友,并工诗文书画。案:庐陵去今,百余年矣。至今中州言才子者,必曰孟庐陵。庐陵书画,三尺童子乐道之。”

  形制保存较好,建筑特征明显,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西和巷36号、38号和中和巷10号对研究清代民居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洛阳日报)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 下一篇涧西苏式建筑群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顶部